7月6日至7月12日,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青年韶华队在指导老师苗文双的带领下,开展“国家资助政策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。活动积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《关于开展广东省2025年“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”活动的通知》号召,深入揭阳、潮州两地八个村落,将国家资助政策送到乡村家庭手中,让教育帮扶的温暖直抵人心。
夏日炎炎,暑气蒸腾。志愿者们身着统一队服,在村委会公告栏悬挂醒目的宣传横幅,在村头集市派发政策手册,在小卖部窗台张贴宣传海报;他们用亲切的客家话与村民拉家常,把印着资助细则的资料递到村民手中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政策条款,让“奖助学金有哪些”“助学贷款怎么申请”“钱怎么到账”等村民关心的问题有了清晰答案。
在揭阳市揭西县龙潭镇,队员们深入团结村、关山村、井下村、龙东村等村落,开展“点对点”宣传。走进团结村时,队员们逐户探访,面对老人的耳背、家长的困惑,他们放慢语速反复讲解,用“孩子上学能领多少补助”“贷款怎么还”等实在问题切入,把政策条款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;在关山村,一位大叔听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助学贷款缓解压力,当即停下手中活计追问申请条件,队员们翻开手册,详细说明共同借款人要求、还款宽限期等内容,还结合自身案例佐证,让村民从皱眉倾听转为认真记录;井下村的阿姨直言“就想知道能不能真拿到钱”,队员们立刻指着“资金直达学生账户”条款,结合本地案例说明政策实效,遇到田间忙碌的农户,便蹲在田埂趁歇气时快速梳理政策要点,当被问及专科子女能否申请,队员们赶忙回应“不论本、专科,符合条件都能”,还承诺后续协助申请;龙东村的宣讲中,队员们围坐村民间,讲述本校学子靠奖助学金、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就业的故事,一位大妈担心“娃成绩一般能不能申请”,队员们忙解释“政策看家庭困难情况,不唯成绩”,还分享受助学子的手写感谢信,信里“因政策圆读书梦”的真切话语,让村民从犹豫变为期待。
走进潮州的村落,政策宣传同样扎实深入。在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,队员们在集市中心设立“资助政策咨询点”,醒目的横幅和生动的海报聚拢人气,他们手捧宣传手册,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助学金、奖学金、助学贷款,逐项拆解申请条件、流程与标准,耐心解答村民疑问;湘桥区磷溪镇后洋提村的走访中,队员们了解到部分家庭因经济困难担忧孩子教育,不仅详细解读政策,还分享受助学生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案例,一位家长激动地说:“以前不太了解这些政策,听你们这么一讲,心里踏实多了,孩子上学有盼头了。”;潮安区浮洋镇仙庭村,队员们联合村委会举办“国家资助政策宣讲会”,PPT里的政策要点化作 “土味” 解读,互动问答环节中,“大学生入伍能减免学费吗?”“低保户还能叠加哪些补助?”等问题接连抛出,队员们应答如流,随后在村里学校组织的政策知识竞赛,更让学生们加深了对政策的认识。
助力学子成长成才、构筑远大梦想、铸就美好未来,本次资助政策下乡行意义深远。它不仅让揭阳、潮州两地的部分乡村家庭全面了解了国家资助政策,为经济困难学子安心求学筑牢保障,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“知识能改变命运”的信念,同时也激发了青年韶华队队员们爱党爱国、自立自强、知恩感恩、勇于担当的精神。
© 版权所有: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/ 学校地址: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学院路1号 / 邮政编码:528400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05008828号 |